1、什么是微生態學?
答:微生態學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(包括益生菌)的結構、功能及其與宿主相互依賴和相互制約關系的科學,最早由1977年德國VolkerRush提出,經過40年的發展,微生態學已經成為與人體健康相關的最耀眼醫學學科。
由于各種免疫相關的疾病層出不窮,各種慢病的人口數量越來越大,人類醫學已經走到了“治療醫學”的發展拐點,正在向保健預防醫學邁進,微生態學是保健預防醫學的理論和實際應用的最基礎學科之一。
答:有益菌就是對人體有益的細菌。
有益菌不僅存在于人體,也存在于合適的食物和環境中。
有益菌在人體內主要分布于皮膚表面、眼睛、鼻腔、呼吸道、消化道、陰道等處。
其中僅一個成年人的腸道中的有益菌論重量就有約1~2公斤,大約百萬億數量級,約為地球總人口數量的14000倍。
答:截止目前發現,人體內棲息約500多種有益菌。常見的有益菌如下:
①乳桿菌類:如鼠李糖乳桿菌、羅伊氏乳桿菌、嗜酸乳桿菌、副干酪乳桿菌、干酪乳桿菌、保加利亞乳桿菌、植物乳桿菌等;
②雙歧桿菌類:如嬰兒雙歧桿菌、乳雙歧桿菌、長雙歧桿菌、短雙歧桿菌、嗜熱雙歧桿菌、青春雙歧桿菌等;
③革蘭氏陽性球菌:如糞鏈球菌、乳球菌、腸系膜明串球菌、嗜熱鏈球菌等。
答:以消化道中的有益菌為例,它們構成消化道的微生物屏障,參與物質代謝、營養轉化和生物合成,調節胃腸道免疫功能,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,為神經系統正常運轉提供各種必須的神經遞質。隨著各國科學家的持續研究,越來越多的有益菌健康作用被發現,21世紀將是微生物的世紀。
答:目前通常采用的是聯合國糧農組/世界衛生組織(FAO/WHO)2002年有關《食品中益生菌評價指南》中的定義,益生菌是指服用一定數量后對人體有益的活的微生物,也就是有益菌。益生菌進入人體后會協助身體對抗有害細菌。
答:
歐洲:歐洲的益生菌市場急速發展,是功能食品行業里增長最快的項目。
美國:益生菌可受到膳食補充劑、一般公認的安全(GRAS)配料,食品添加劑、藥品等相應法規的管理。
澳大利亞和新西蘭:雙歧桿菌屬和乳酸菌屬屬于被批準的補充藥物的活性成分。
日本:“有益健康”的聲稱是被允許的。
印度: 作為特殊膳食的食品或功能性食品、保健食品或健康補充劑。
答:自古以來,人類都是通過順產誕生新的生命,經過母親的產道,新生兒傳承了母親的有益菌群,然而現代剖腹產的手術改變了這一傳承過程。
孩子們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有益菌的呵護,因此孩子們從滿月后開始就可以補充益生菌,尤其是剖腹產兒更有此類的健康需求。
對于體弱多病的孩子,更應該經常補充益生菌,以便提高抵抗力。
答:口腔中如果腐敗菌、有害菌多了,會產生難聞的口氣,經常含一含益生菌,對抗有害菌,有助于口氣清新。
益生菌能不能跟咖啡、茶一起喝?
與益生菌不同的是,膳食纖維粉可以混在咖啡、茶里飲用。
答:益生菌是人體本身就有的有益菌,因此吃益生菌不會產生依賴性。
況且,益生菌和藥物有著本質的區別。
藥物大多是化學品,沒有生命。益生菌是微生物,是有生命的東西。和其他生物一樣,益生菌也有自己的生長曲線和生長階段,包括適應期,快速生長期,穩定期和衰亡期。
在進入腸道定植后,益生菌就會經歷這些正常的階段,到衰亡期的時候,數量就會開始減少。害怕益生菌補充過量,或者依賴,其實大可不必。
所以,攝取益生菌不會產生依賴,持續補充益生菌當然是反應越來越小的。當達到有益菌主導的人體微生態平衡的時候,補充益生菌是人體沒有感覺的。不腹瀉,不便秘,胃口好,身心健康,不肥胖等等,你還想咋地?
孕婦吃益生菌的好處?
②寶寶出生通過產道和母乳傳遞有益菌
③緩解孕婦懷孕期間腸胃不適以及便秘
④提高孕婦免疫力防止孕婦感冒發燒
⑤寶寶出生后免疫力更好
⑥寶寶出生后降低黃疸發生率
便秘患者服用益生菌后有明顯改善,堅持服用益生菌為什么會再次出現便秘的情況呢?
還有一種方案,就是在補充益生菌的同時多吃含膳食纖維多的食物。
益生菌對老年人的健康作用?
◆幫助合成人體必需的維生素;
◆益生菌產生丁酸、醋酸等抗菌物質;
◆雙歧桿菌可阻止致癌物質—亞硝胺的合成;
◆加快腸道蠕動,防止大腸癌的發生;
◆可直接吸收膽固醇,降低冠心病的風險;
◆減輕因放射治療引起的不良反應。
注:僅為普及益生菌知識,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。